觀點丨朱永新:閱讀造就中國
朱永新全國政協(xié)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真正的家園。
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廉價、最便捷的路徑。閱讀就是站在人類的文明和智慧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個人、學校和城市和國家更美好的未來!
假設我們問你身體好不好?你說身體不錯。但是我們問你精神好不好?你可能要想一想。如果我問你吃飯沒有?你會說我吃了。但是如果我來問你,你今天讀書了嗎?有的時候你可能會想一想,可能還沒讀,很多人可能每天都沒有時間讀書,或者很多人每天根本就不想讀書。
那么讀書到底有多么重要?我最近寫了本書叫《造就中國人》。什么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讀書,你可能還不是一個“人”,還不是一個“中國人”。
為什么這么說?其實仔細去想一想,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總是有一些影響他生命的書,只是我們很多人沒有細心地去發(fā)現(xiàn)。因為我一直在思考,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到底有哪些書在影響著我?
我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愛書如命,進了圖書館就拼命地讀書。當時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并不有名,可能現(xiàn)在99%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叫《產生奇跡的行動哲學》。
這本書是當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小的《青年譯叢》寫給青年人看的書,講的是一個日本的醫(yī)學改革家的故事,叫德田虎雄。這個德田虎雄跟我一樣,也是個農村的孩子。
在看到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缺乏好的醫(yī)療條件后,他夢想著以后要做醫(yī)生,要做醫(yī)學改革家,來改變他們的醫(yī)療體制,讓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好的醫(yī)療。但是,他是個農村的孩子,在一個鄉(xiāng)村的學校,500多個學生排名中他排400多名,怎么去改變醫(yī)療體制?但是,他就是說我要改變。
要成為醫(yī)學改革家,首先得進日本最好的醫(yī)學院,所以他考了三年才考上。考上以后,他每天都在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他每天早上照鏡子反省并鼓勵自己:你這個醫(yī)學改革家,怎么去改變日本的醫(yī)學?每天都這樣,想著自己的未來,想著自己的夢想。
所以讀了這本書以后我就想,其實一個人是被夢想造就的。也就是說你真正有了夢想,是能夠幫助人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人是通過夢想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的。法國作家雨果也曾經說過:“一個適逢其時的夢想,其力量勝過任何強大的軍隊”。這本書應該說對我后來推動新教育實驗起了很大的作用。
等我走上工作崗位以后,特別是我在1997年到了蘇州市政府工作以后,因為從事管理工作,就開始讀一些管理學的書。當時很巧,讀到剛剛出版的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的《管理大師德魯克》??熳x完的時候,里面一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德魯克和他的父親去看望一個很著名的管理學大師熊彼特,熊彼特就和他說:其實寫多少書、創(chuàng)造多少理論沒有意義,除非你能夠改變生活。
這句話對我來說,當時像電擊了一樣,因為當時我還陶醉在自己的成果里面,因為在大學做教授,就想著寫書、想著發(fā)表、想著出版、想著去拿項目、想著去得獎,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從沒想過,你做這些到底是為了什么?為出版而出版、為發(fā)表而發(fā)表、為拿獎而拿獎,有什么意義呢?你有沒有去改變?當時我寫了很多教育的著作,但是這些書有多少老師在看?到底影響了我們的教育的進程嗎?沒有。
所以我就想我要做一件事,要行動,要走進教師的生活,要能夠改變我們的教育。因為那時候我在政府分管教育,大家對教育的抱怨也很多,但是抱怨有什么用,你批評再多,但沒有好的辦法,你不去行動,就永遠也改變不了。這本書讓我下決心開啟了新教育事業(yè),所以一年以后, 也就是2000年,我寫了一本書叫《我的教育理想》。我怎么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而這些,都是《管理大師德魯克》一書給我?guī)淼挠绊憽?/span>
在推進新教育實驗的這二十年間,我記得有兩本書,我印象很深刻。第一本《如何改變世界》。過去,我們普通的人怎么會想到去改變世界?那是領袖們的事,那是軍事家、政治家、科學家的事。我們一個普通的市民,一個普通的學生,一個普通的學者,你怎么去改變世界?但是,這本書就是講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人,醫(yī)生、教師、商人、工人,他們通過自己的堅持,通過自己的凝聚,真的在悄悄的改變他所在那個世界。所以當時看了以后很感動,我給我們新教育的老師們寫了一封信,長信,一萬多字,叫《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
在我們新教育風生水起,非常順利推進的過程中,很多新教育人慢慢的有一點沾沾自喜,覺得我們做的不錯了。正好這時,我讀了一本書叫《從優(yōu)秀到卓越》。其實,我知道我們離優(yōu)秀都很遠,更不要說比卓越更遠。教育是那么復雜的一件事,我們才做了冰山一角,才做了一點小小的課程,才做了一些小小的行動。我們要真正的去改變我們的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優(yōu)秀是卓越的最大敵人。我又寫了一萬多字的讀書筆記,寫給我們新教育的同仁,題目叫《新教育如何從優(yōu)秀到卓越》。所以這二十多年來,整個的新教育發(fā)展歷程,我覺得都是一本本書在改變著我。
其實,每個人在他成長的歷程中,都需要一本本書去點燃,書是我們打開這個世界的一把最重要的鑰匙。其實,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看風景。整個人生不就是看世界嗎?這個世界,我說有兩種風景:自然的風景、精神的風景。
自然的風景我們要看,所以我們要行萬里路;精神的風景我們也要看,所以我們要讀萬卷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我們古人的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夢想。但是,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我們可能“行萬里路”做的多一點,“讀萬卷書”做的少一點。其實當你真正開始讀書,你就會發(fā)現(xiàn),精神的風景一點不亞于自然的風景。人是唯一的符號性動物,只有人能夠看到精神的風景。
人在他成長的歷程中是離不開食物的,精神同樣需要食物。費爾巴哈曾經說過,人是他自己吃過的食物的產物,吃什么你就會成為什么。人之所以比其他的生命更了不起,就在于人吃的東西不一樣。人不僅僅吃真正意義上的物質的食物,他還吃精神的食物。他能夠讀書,他能夠汲取前人的智慧,他能夠不斷的在汲取前人智慧的過程中,去超越自己,去成長、去創(chuàng)造、去發(fā)明,我覺得這是人類最了不起的地方。
但是你們想一想,如果人類沒有閱讀,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和其他的生命就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了,我們只能不斷地循環(huán),只能不斷地重復。所以,人類的精神階梯,就是通過一代又一代的接力閱讀去攀升的、去成長的,沒有閱讀就沒有人類的成長。
其實更坦率的說,沒有閱讀,也沒有我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我說,閱讀是讓我們每個人成長的一個最重要的階梯。所以大家都很熟悉我說的一句話: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為什么我不僅僅講個體,同時還要講群體、講民族、講國家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么多年來,在全國兩會上,我已經連續(xù)十七年呼吁要建立“國家閱讀節(jié)”。有人說閱讀是個很個體化的事情,我讀什么書你國家還要管嗎?為什么國家還要搞閱讀的節(jié)日?是不是小題大做?我說,不是。閱讀不僅僅在造就我們每個人,同時它也在造就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
我們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構成了整個民族的、整個國家的強大的精神世界。你去看世界上那些最偉大的民族、最優(yōu)秀的民族、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沒有一個民族不是善于閱讀。
比如說猶太人,猶太人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民族。全世界3000多萬人,以色列本土大概700萬人,但他們創(chuàng)造了多少世界的奇跡?如果你仔細去研究一下,你會很驚訝。我統(tǒng)計過諾貝爾獎獲得者,一百年間,每五個人里面就有一個是猶太人;在美國各個行業(yè)最優(yōu)秀的群體中,大學教授、詩人、音樂家、科學家,猶太人占了很大的比重。
猶太人為什么那么厲害?猶太人的專利、猶太人的上市公司,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全世界比例最高的一個民族??渴裁矗块喿x。所以猶太人,有人把它稱之為書的民族,平均每人每年的閱讀量大概是六十多本書,我們還不到五本書,這就是差距。所以猶太人在一百多年間,給世界貢獻了多少偉大的人物。
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他們三個人,一個從人類社會的層面,用唯物辯證法去改變了我們對人類社會的認知;一個從物質世界的層面,用相對論改變了我們對于時間空間的認識、對物理世界的認識;弗洛伊德他用他的精神分析學說改變了人類對自己的認識,所以物質世界、精神世界、人類社會都被三個猶太人改變了。但是我們還遠遠沒有意識到閱讀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這是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做的一個全民閱讀的調查,我們看看,我們跟猶太人差距還是很大。盡管這些年來我們的閱讀量還在不斷的在維持著,沒有太大的下降,而且我們的電子閱讀還在上升。
但是從世界的范圍去看,和那些民族相比,我覺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閱讀其實對一個民族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不能僅僅靠它巨大的人口數(shù)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要靠它的民族的素質,靠人口的素質。
所以我一直認為,在中國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大國,再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過程中,全民閱讀,是一種最有效、最廉價、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我也講過另外一句話: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這也是我為什么要把全民閱讀作為非常重要的國家工程來推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怎么樣去造就閱讀的民族?怎么樣讓人們熱愛閱讀?這就要從教育開始。如果沒有教育去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能力,那么閱讀是無法實施的,所以閱讀的根在教育上。但是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總體上來說,在“應試”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學生并沒有享受到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反而過早的厭惡閱讀,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走向社會以后,他們很多善良的天性并沒有得到非常好的張揚。
其實我們知道,學校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人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我曾經打過一個比喻,我說:把閱讀和教育用兩個圓圈來表示的話,這兩個圓圈的重合度至少要達到60~70%。也就是說,如果把閱讀的工作做好了,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礎就打牢了。在一定程度上,閱讀意味著教育,或者說教育也意味著閱讀。所以,我覺得閱讀,學校教育非常關鍵。因為在人生最初的時刻,閱讀是最能夠幫助孩子去形成他的價值觀,去形成他的人生觀,去形成他對這個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
所以學校教育,我經常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個“母乳”,給我們人生最初的知識。我們的教科書、教材、大綱,我們嚴謹?shù)倪@樣一個教學體系,但是它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走得更遠是靠我們大量的閱讀,閱讀相當于我們后天的不斷的補充的食物。
僅僅是吃母乳的人,他一定是一開始還可以,六個月以前,我們主要是靠母乳,但是六個月以后,你如果僅僅靠母乳,你身體是受不了,你要不斷的補充。補充的是什么?是最好的書籍,是閱讀的過程。所以如果學校教育對閱讀不夠重視,那么我們很難真正的去奠基我們一個人精神的世界。所以這幾年我們新教育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推進學校的閱讀。
很多父母擔心的問題就是閱讀會不會影響學習成績,其實根本不可能。這是我們在湖北隨縣,一個農村縣,它從2011年跟著我們做新教育實驗。它跟著我們做了五年以后,從2016年開始,它的學生成績就直線上升,全隨州市所有的學科綜合考評,我們的農村的孩子總會超過城市的孩子。前十名的學校,我們的隨縣占七名,2017年是八名,2018年又是七名,也就是非常的穩(wěn)定。而且在全隨州市學校排名中,我們隨縣的23個初中全部進入前二十七名。閱讀只會提升你的學力,閱讀只會幫助你去改善你的學習過程,幫助你能夠做得更好。
也有國外的學者把我們做新教育實驗的學校和沒有做新教育實驗的學校做過對比研究。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新教育學校的學生,無論是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都遠遠勝過同期的沒有做新教育的閱讀項目的學校的學生。
所以說,閱讀對教育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的事。所以我也說:一所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最后我想講一講閱讀和城市的關系。我們知道一個區(qū)域也好,一個城市也好,它的風貌、它的精神,它怎么樣能夠更好的成長?一個城市,它最美的不是這個城市的山水,不是這個城市的建筑,而是這個城市的人,人往往是城市最美的風景。
我在蘇州擔任副市長期間,我們曾經建立了“蘇州閱讀節(jié)”,我們給閱讀節(jié)提出的口號就是:閱讀讓蘇州更美麗。所以任何一個區(qū)域,你要想提升這個區(qū)域的人口的素質,你要讓它能夠更溫馨,讓它能夠更溫暖,讓它能夠更有凝聚力,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推進城市的閱讀。我曾經說過,一個城市的圖書館就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客廳。而一個城市的一個個書店,就是這個城市最美麗的精神的風景線。
所以,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它才能成為美麗的精神家園。
中國古人一直講書香傳家、耕讀傳家,所以我們說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廉價、最便捷的路徑。閱讀也就是站在人類的文明和智慧的基礎上,能夠創(chuàng)造個人、學校、城市和國家更美好的未來!所以我們也期待通過我們的不斷的努力,能夠不斷提升我們的國民的閱讀水平。
我們想有一天,我們中國人也能夠從五本書漲到十本書,甚至于像以色列人一樣、猶太人一樣,讀到六十本書;我想那可能是我們所期待的一個愿景。這么多年,我們一直期待“閱讀節(jié)”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能夠不斷的提醒我們閱讀很重要。每個人把閱讀當做生活方式,當做和吃飯、休息一樣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到那時候,我們就不需要再問你今天讀書了嗎?就像我們不需要問你今天吃飯了一樣。謝謝大家。
相關資訊
坐商變?yōu)樾猩?做大增量市場
2024年5月,廣州新華出版發(fā)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整合發(fā)行板塊業(yè)務,廣州購書中心與廣州市新華書店兩大品牌聯(lián)合成立全資子公司廣州新華發(fā)行有限公司。今年5月,恰逢廣州新華發(fā)行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對此,《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擁抱AI時代,賦能文化傳媒新變革
4月24日,集團人力資源部組織開展了《AIGC賦能文化傳媒行業(yè)數(shù)智發(fā)展新變革》專題培訓。本次培訓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框架與行業(yè)應用場景,旨在通過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探討文化傳媒行業(yè)的數(shù)字化轉型路徑。近50位中層管理人員及梯隊人才參訓。
喜訊 | 《命運》入選廣東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公布了廣東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入選作品名單。全省共60部作品入選,涵蓋圖書、戲劇、電視劇、廣播劇、歌曲、電影六大門類。其中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推薦,浙江文藝出版社和廣州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蔡崇達首部長篇小說《命運》入選。
新年新打算 | 廣州新華出版發(fā)行集團以“挖存量、拓增量、抓改革”促高質量發(fā)展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炬培日前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集團在2025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扣推進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聚焦“挖存量、拓增量、抓改革”三條思路舉措,抓好“廣州精品出版”“花城書房高品質閱讀空間”“花城書房數(shù)悅讀”三個重點項目,全力推動營收向上、結構向優(yōu)、利潤向好三大目標如期實現(xiàn)。